王梦1郭雯月1王纯玉1杨瑞2李扬2苏玉强1李俊杰1
1西安医学院研究生院麻醉系;2医院麻醉科,西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1(10):-.
DOI:10./cma.j.cn-0421-
REVIEWARTICLES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nervesheathdiameter,ONSD)是一种新型的无创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方法。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等多种疾病可引起ICP增高,严重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而早期判断ICP增高并及时有效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有创性ICP监测作为测量ICP的金标准,有禁忌证(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等),以及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而无创ICP监测具备无创伤、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1视神经鞘(opticnervesheath,ONS)解剖特点
ONS是由脑膜延续而来的被膜包裹视神经形成。脑膜由内向外依次为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硬脑膜途经视神经管时分为内外两层,两层膜于眶口处分离,外层与眶骨膜相延续,内层继续包绕视神经而形成ONS。3层被膜前端与眼球后的脉络膜和巩膜相融合,形成视神经蛛网膜下腔、硬膜下腔,分别与颅内的蛛网膜下腔、硬膜下腔相通。硬膜下腔内几乎不含脑脊液,实为一潜在腔隙,硬脑膜与蛛网膜几乎紧贴在一起。而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充满脑脊液。Killer等基于解剖学结构,认为ICP升高时脑脊液经过蛛网膜下腔进入视神经与ONS之间的蛛网膜下腔而使ONS扩张。
2超声测量ONSD方法
采用高频(5.0~10.5MHz)线阵超声探头。患者仰卧,放松,头保持正中位,双眼睑闭合,眼球尽量固定。将输出功率调至最低,探头上涂一层较厚的凝胶,轻轻地放在患者闭合的眼睑上,避免施加压力于眼球。扫描方向分为横断面和矢状面。横断面扫查时,将探头水平方向置于患者闭合的眼睑之上;矢状面扫查时,将探头垂直方向置于患者闭合的眼睑之上。调整增益的设置使视神经及其周围组织显示更加清晰。视神经在超声表现为球后脂肪囊内低回声的管状结构。目前,通常选择在眼球后3mm的位置测量ONSD,测量时与ONS的长轴垂直。
3ONSD与颅内高压的相关性、阈值及影响因素
20世纪90年代,Liu和Kahn在尸体上研究了ONS随压力变化的解剖结构因素,认为ONS球后部会随着ICP的增高而变化。Helmke等提出超声测量ONSD的变化有助于诊断颅内高压。随后Hansen等首次观察了12名神经科患者鞘内注射前后ONSD的变化,认为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超声测量ONSD与脑脊液压力呈线性相关(r=0.78)。Moretti等认为由于ONS弹性的生理学特点,导致ONSD和ICP测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Chen等最新的研究同样证实ICP增高是ONSD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两者呈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可见,基于ONS生理学特点及脑脊液循环调节机制,在一定范围内ONSD与ICP增高呈线性相关。
Maissan等提出ONSD≥5.0mm作为判断ICP增高的阈值,敏感度为94%,特异性为9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随后,Kim等的一项纳入6篇研究共例患者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认为ONSD5.0mm提示ICP升高的敏感度为99%,特异性为73%。年,Robba等发表的一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纳入6篇文章,对例患者进行分析,认为超声测量ONSD判断ICP增高的阈值在4.80~6.30mm。分析原因,由于各个研究的颅内高压标准不一致[ICP20cmH2O(1cmH2O=0.kPa)或者25cmH2O或者度量单位不一致],入组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有差异及测量时间点不同等原因导致。B?uerle等认为,有些危重患者超声测量ONSD时ONS已极度扩张,且镇静或机械通气都有可能影响ONS的改变,进而影响研究结果。Hassen等认为ICP13mmHg(1mmHg=0.kPa)时,ONSD就已开始扩张。DeBernardo和Rosa认为,当ICP20mmHg时,ONSD已扩张至5.2~5.9mm,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P。可见,国外的研究认为ONSD在ICP增高早期即已出现扩张,且ONSD5.0mm可作为判断ICP增高的阈值,此时临床必须采取相应干预手段控制颅内高压。
影响ONSD的因素,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不同种族健康成年人的ONSD存在着差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不是ONSD的影响因素。王莹莹等认为中国人的ONSD阈值为4.9mm,敏感度88.3%,特异性90.0%。Wang等认为中国人的ONSD预测ICP升高的阈值为4.1mm,其敏感度95%,特异性92%。总之,由于种族等差异,中国人的ONSD评估ICP升高的阈值5.0mm。而最佳阈值的确定仍需未来更多的研究,可从样本量、标准化纳入条件等方面进行改进,减小误差。
4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优势
ICP指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对颅壁产生的压力。一般认为,当疾病或创伤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ICP在15mmHg(mmH2O)以上,称为颅内高压。有创性ICP监测作为测量ICP的金标准,是将探头置入脑室,通过传感器了解ICP的变化。缺点是由于脑室受压变窄或移位导致置管困难或穿刺失败,或出现导管堵塞和穿刺道出血,以及发生置管相关的颅内感染。有文献报道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为0~27%。
临床单靠瞳孔或意识等某项指标来判断ICP升高情况并不合适,颅脑CT仅凭脑室受压、中线移位5mm、脑疝、基底池和脑沟消失等影像学特征评估ICP升高并不完全可靠。年,一篇发表在BMJ上的文章,共纳入了40项研究(样本量例),以有创ICP监测为参照,比较各项无创手段判断ICP升高的准确性,包括体格检查、CT影像特征、超声测量ONSD以及经颅多普勒搏动指数等。其中,瞳孔扩张和中线偏移10mm评估ICP升高,特异性为85.9%、89.2%,敏感度为28.2%、20.7%,而超声测量ONS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0.91~0.96),经颅多普勒搏动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5~0.72。可见,超声测量ONSD评估ICP升高是一种相对较准确的方法,且具有快速、便捷、可重复性好、价廉等特点。
5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局限性
超声测量ONSD技术可应用于怀疑ICP升高患者的筛选和连续监测,但对于有视神经及ONS原发性疾病(如炎症、肿瘤)、眼部疾病(如青光眼)以及眼部创伤的患者禁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ICP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超声测量ONSD并不能代替精确的有创ICP测量。
6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超声测量ONSD与使用CT或MRI测量的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超声测量ONSD技术以价廉、便捷、无辐射的独特优点应用于临床各科,成为ICP增高的辅助诊断工具和监测手段。
有研究将超声测量ONSD技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初始分类工具,认为ONSD是脑损伤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用于预测病情转归。由于胎儿期特殊的颅骨结构,Haratz等通过使用超声测量胎儿的ONSD来监测胎儿脑脊液的重建,预测颅内异常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或应用于危重产科,对妊高症患者中怀疑ICP升高的患者进行诊断,降低孕产妇危重症病死率。有研究认为,ICP发生改变数秒内ONSD快速发生变化,并且ONSD的变化甚至在数分钟内依然被能观察到,故近年来国内外有研究将超声测量ONSD作为药物或手术治疗前后ICP监测手段,实时反映ICP动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超声测量ONSD技术仍不断发展。新的基于对解剖结构更深入的研究认为,相比单独测量ONSD,ONSD/眼球横径指数预测颅内高压准确性更高。Robba等的研究认为,与单独测量ONSD比较,超声测量ONSD与其他无创测量方式(如经颅多普勒)相结合的准确性更高。或应用于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判断,认为24h最低血清白蛋白浓度/ONSD比值可用于预测神经系统的不良预后风险。但由于条件限制如样本量偏少、检测时间点不同等差异存在,应用于各类患者的ONSD最佳阈值的确定仍需更多的研究。
总之,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超声测量ONSD技术早期识别颅内高压患者治疗后结局的评估,或脑死亡患者中遗体捐献的相关应用,及在危重产科中的诊断应用。主要为诊断方法准确性的研究,而最佳阈值的研究可从扩大样本量、统一纳入标准及标准化超声测量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ONSD与ICP增高的相关性在实验室及临床工作中都已证实。由于测量技术设备、观察者经验及受试者种族等多种因素影响,ONSD正常值及最佳阈值仍需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存在争议,但监测ONSD的动态变化反映ICP动态变化的意义大于单纯的测量其绝对值。无创ICP监测是目前迅速发展的技术手段,而超声测量ONSD在无创ICP监测中有价廉、便捷、无辐射的独特优点,值得更深入研究和推广。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