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这样吗?
↓↓↓
特别爱犯困
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
只要没人提醒
两三秒的时间就会“秒睡”
而且很难被叫醒
一天下来老觉得口渴想喝水
一个晚上排尿五六次
……
11岁男孩小麦(化名)这半年来陆续出现的一系列不正常的行为,父母一开始以为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带到福建医科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脑内长了巨大肿瘤。
肿瘤位置“尴尬”难度大
多学科协作硬磕6小时
为进一步治疗,小麦转至福建医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医院神经外科张帆主任医师团队在完善检查后,发现小麦左眼视力0.4,右眼0.1,伴全垂体功能低下,中枢性尿崩,皮质醇极低。经补充皮质醇激素后,小麦嗜睡症状明显改善。
对此,张帆主任医师考虑小麦脑内肿瘤已压迫到他的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出现下丘脑-垂体轴激素低下,只有越早手术,视力恢复几率越大,否则一旦视神经完全坏死,视力就没法恢复。
▲术前检查,脑内肿瘤(中间白点处)
术前,经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评估后,对小麦进行补充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围手术期激素。
随后,张帆主任医师认真研究小麦脑内的肿瘤特点,制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
▲张帆主任医师在为患儿进行手术
在完善术前检查、评估,并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在麻醉科、手术室全力配合下,张帆主任医师主刀,张通福主治医师协助,为小麦实施“额底纵裂入路显微镜下颅内鞍区肿瘤切除术”。
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将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1段推挤,视交叉及双侧视束挤压变形,分离十分困难且危险性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大脑动脉、视神经、脑垂体、下丘脑及穿支动脉损伤;
如果术中发生危险,术后会引起视力损害、尿崩加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昏迷,偏瘫或死亡。
▲患儿手术中
在术中,要切除肿瘤与下丘脑等重要结构邻近部位时,小麦的血压、心率、氧合、呼吸等生命体征剧烈,反复波动,手术风险极大。麻醉科主任林剑鸣全程监护患儿生命体征,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做出判断,恰当处置,保障手术医生专心进行手术。
经过近6个小时努力,张帆主任医师团队在手术显微镜下,为患者彻底切除了藏在小麦脑中“核桃”大小的肿瘤,周围的重要血管及神经组织也得到了完好保护。
▲术后复查CT:肿瘤全切
目前,小麦神志转清,视力改善,下地活动正常,已顺利康复出院。
不负生命所托
又成功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
张帆主任医师谈到,肿瘤位于鞍上区,与下丘脑关系紧密。虽然下丘脑的体积仅为4cm,约占人类脑容量的0.3%,但所起的作用却异常庞杂关键,其活动几乎涉及到所有最基本的生命代谢机能。
此外,借助神经网络通道还涉及了呼吸、意识、昼夜节律甚至免疫系统等诸多重要功能,基本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下丘脑,所以下丘脑是“生命中枢中的中枢”、“命门中的命门”,一旦手术损伤造成致命的结果,比如说出现呼吸、意识以及恶性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等,这也是下丘脑区域手术死亡率奇高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这样的肿瘤全切术在国内一流的神经外科也属于高难度的手术。如此高医院成功开展,医院在此类技术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