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损伤后,或会出现3种常见症状,养护血

文章来源:开放性颅内损伤   发布时间:2022-12-2 20:05:36   点击数: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输出管。

血液遍布全身各器官,承担着供血、供氧的功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血管主要分为三种:毛细血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

52岁得吴先生,是做家具生意的,年轻时迫不得已没少喝酒应酬,现在也是拼搏出了自己的事业。年过50的吴先生准备步入养老生活,开始注重养生,医院检查下血管。

医院后,经过多项检查,医生发现吴先生的血管非常健康,并且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跟18岁的小伙子差不多。

据了解,吴先生年轻时除了迫不得已时需要喝酒、吸烟外,平常都是烟酒不沾,并且吴先生吃饭一直保持“八分饱”的习惯。

医生提醒:改掉3个坏习惯,血管逐渐变年轻

1、饮酒

世卫组织曾指出,饮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明显,由酒精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比吸烟还要高。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经常喝有害血管健康。

喝酒似乎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生意上的应酬,都常拿酒作伴。

酒喝进身体后,会使我们的血管扩张,酒精在被完全代谢掉之后,被扩张的血管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长期如此,血管就会反复扩张,血管就容易受到损伤。

2、抽烟

抽烟会对血管造成损害非常大。

烟草中会产生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会对血管内壁造成严重的损伤,一旦血管受到损伤,血液中的脂质就很容易沉积到内壁,导致血管狭窄、动脉硬化等,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3、常吃饱饭

吃饭不建议吃得太饱,饱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

经常吃得太饱会对我们的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它对血管的损害和吸烟、酗酒一样严重。

饱食不但会给消化道系统增加负担,血管也会受到很大损伤,人在吃饱了的状态下,大脑中会出现细胞因子倍增的情况,这种细胞因子倍增后,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增加,从而导致血管壁出现增厚,从而导致血管动脉硬化。

常吃太饱,还会增加脑血管硬化,智力下降,脑功能早衰的状况。所以建议不要吃太饱,7-8分饱最适合。

血管损伤后,会出现3种常见症状

1、头痛

发生头痛的症状,与脑血管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

大脑血管受损后,血中脂类物质易堆积在血管内壁,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血管变窄,从而导致大脑组织无法获得血液供应,出现头痛症状。

2、头晕

头晕的症状是血管疾病患者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现象。

脑部血管一旦发生损伤,血液中的脂质含量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不能及时供应血液以及氧气,就会表现出头晕的症状。

3、肢体麻木

损伤血管后,可导致肢体麻木。

肢体出现麻木症状,多是下肢远端的血管损伤到损伤,血液循环不畅所致。

血管受到损伤后,血管内壁容易沉积血脂(特别是较远端的部位,比如:腿部、手部),时间一长,血管会变得逐渐狭窄,此时血液循环系统会出现异常,随之引起供血不足,表现出肢体麻木。

养护血管,做好以下2件事,有助修复受损血管

1、多饮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人体毒素的排出,补充人体的水分,在喝水的时候加入暖炉六宝茶,可以帮我们清理肝脏的垃圾,减少体内的脂质,而且暖炉六宝茶含有的菊花、决明子、牛蒡根、金银花、枸杞子等六种植物成分,还可以帮我们降低肝火,疏肝解郁,是很好的养肝方子。

2、餐后多散步

锦州医院,副主任医师,许海涛曾指出,饭后散步对人体的益处非常多,不仅能促进肠胃消化,对血管的养护也有帮助。

散步是一种有益血管健康的运动,也属于有氧运动,在散步的时候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

小知识:

食用蔬菜有助于血管健康

蔬菜所含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对血管有很多好处,长期吃蔬菜,可避免血液中血脂含量过高。

对血管有益的蔬菜:大蒜、胡萝卜、芦笋、洋葱、海带等。

参考文献:

不良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关系,年度脑血管病杂志12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yxhmm.com/yfzl/13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