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死亡率越来越低,但这类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影响其后期的生存质量,早干预、早治疗非常重要。对于这些尚未“能说会道”的小婴儿,医生无法问诊,如何进行脑部的精细化治疗呢?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作为一种特殊的“婴语”翻译机器,可实时观察新生儿脑功能状态,为医生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记者日前医院新生儿科医生谢菲,了解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相关知识。 振幅整合脑电图压缩整合了原始脑电图的波形,以简化形式显示出来。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有脑损伤表现或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包括围产期缺氧窒息史、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先天性遗传代谢病、颅内出血、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等,可发现脑损伤、评价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可用于新生儿脑发育的评估;新生儿惊厥和可疑惊厥发作的检查;用于脑损伤治疗效果的评估,如亚低温治疗、抗惊厥药物止惊等治疗效果评估。 什么时候做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合适,一般要多长时间? 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的6小时内开始首次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无高危因素,但临床出现脑病症状的新生儿,应尽快监测。 一般监测持续时间不少于2小时-4小时。存在睡眠-觉醒周期的新生儿,应记录至少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特殊情况,如亚低温治疗中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应监测至出生后约96小时。 目前,国际及国内新生儿脑损伤的诊疗常规及专家共识均已将振幅整合脑电图作为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及判断远期预后的重要检查,通过监测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以最大程度减少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神经系统异常患儿的预后。谢菲表示,振幅整合脑电图是非常安全的检查,仅需在孩子头皮表面连接数根脑电图数据线即可进行,无创、无辐射,家长可以完全放心。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路欣
通讯员马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