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婴儿成脑瘫,只因爷爷错误的哄娃

文章来源:开放性颅内损伤   发布时间:2025/4/13 14:01:29   点击数: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znlvye.com/

周末闲来无事刷手机,看到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

一位年仅6个月大的婴儿,因为爷爷的错误哄睡方式,竟然不幸成了脑瘫。

原来小宝宝自出生后,家人特别喜欢,一直都是抱着哄睡。结果那天晚上,爷爷像往常一样摇晃着哄孩子睡觉。

但不知怎么回事,孩子就是不睡!而且还越哭越凶,家人轮流哄都不管用。开始以为是“孩子闹觉”没当回事,但到夜里孩子哭得越来越厉害,家人才感觉有些不对劲。

医院,检查后医生怀疑孩子成了“脑瘫”!

家人瞬间犹如被一道惊雷劈中,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脑瘫”了呢?昨天不是还健健康康的吗?

医生指出,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是因为家长哄睡时摇晃过度,导致孩子出现了“摇晃婴儿综合征”。

这种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真的让人很惋惜。

身为一名母婴博主,突然觉得有责任说说哄睡这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摇晃婴儿综合征”,并探讨如何科学、安全地哄睡。

什么是“摇晃婴儿综合征”?

“摇晃婴儿综合征”(ShakenBabySyndrome,SBS)是一种由于婴儿脑部受到持续、剧烈摇晃而造成的损伤。

这种损伤,通常是因为家长或照顾者在情绪失控或缺乏育儿知识的情况下,对婴儿进行了过度摇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被人按住肩膀,来回摇晃脑袋,是不是我们成年人都感觉不舒服,更何况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

摇晃婴儿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有些家长没有经验,为了让孩子快速入睡,就会使劲摇晃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操作非常危险。

要知道,婴儿脑部发育未稳固,颈部肌肉也尚未完全发育。当受到摇晃时,他们几乎没有固定头部位置的能力,脑部组织容易在颅内出现相对移位而撞击颅骨。

这种撞击可以导致脑部血管撕裂出血及脑神经纤维损伤。

这对孩子而言危害是极大的,比如:

●短期影响:婴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倦怠、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状。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明显的眼内出血,有明显的精神状态异常。

●长期影响: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能导致婴儿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精神恍惚、惊厥、昏迷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从而影响婴儿的发育和智力,严重者可能因颅内血肿。

●生命危险:在极端情况下,摇晃婴儿综合征可能导致婴儿颅内大量出血,这会危及生命。即便经过及时地治疗,也可能无法挽回对脑部造成的永久性损伤。

上面任何一种后果,都是我们家长无法承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用力摇晃孩子!

常见的摇晃婴儿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哄孩子方式都可能潜藏着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摇晃婴儿行为,对照看看,你是否也曾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过?

●上下剧烈摇晃:有些家长在面对哭闹不止的宝宝时,会情急之下进行上下剧烈摇晃。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婴儿的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剧烈地摇晃很容易导致其脑部受伤。

●高抛逗乐:将婴儿高高抛起然后接住,这种逗乐方式在网络上屡见不鲜。然而,这种行为极有可能导致婴儿脑部受到瞬间强烈的冲击力,从而引发摇晃婴儿综合征。

●在膝盖上弹跳:一些家长喜欢将婴儿放在膝盖上弹跳玩耍。虽然这种做法在力度和频率上相对较轻,但如果控制不当,仍然可能对婴儿的脑部造成伤害。

●粗鲁地放置婴儿:有些家长在将婴儿放入摇篮或床上时,由于动作粗鲁或缺乏耐心,可能会让婴儿的头部或身体受到撞击。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摇晃婴儿行为。

如果有上面的这几种行为,一定要尽快停止。哄孩子,最重要的是用心,而不是用力!就算是为了让宝宝快速“入睡”,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如何科学、安全地哄睡宝宝?

为了确保宝宝的安全和健康,家长们需要采取科学、安全的哄睡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议:

●轻柔拍打:在宝宝哭闹时,家长们可以尝试用轻柔的方式,拍打宝宝的身体或背部,以帮助宝宝平静下来。记住,力度一定要轻柔,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播放柔和的音乐:柔和的音乐可以帮助宝宝放松心情,更容易入睡。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宝宝的音乐,如摇篮曲、轻音乐等。

●使用安抚巾或安抚玩具:安抚巾或安抚玩具可以带给宝宝安全感,帮助他们更快地入睡。但请注意,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安全的产品。

●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宝宝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暖。家长们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柔软的婴儿床垫和舒适的睡眠衣物,以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总之,摇晃婴儿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儿童虐待形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作为家长或照顾者,我们应该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yxhmm.com/jbjc/15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