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科普
颅脑外伤又称创伤性颅脑损伤,因脑组织的特殊生理功能,其损伤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各种类型的创伤中位居首位。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是指在外界暴力的作用下,使头部和脑部受伤的统称,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伤情复杂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多见于交通、工矿、高空作业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诸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排便排尿等方面的障碍。
近年来,虽然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仍高居全身各部位损伤之首。及时正确的现场抢救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颅脑损伤的救治一直以来有“白金10分钟”和“黄金1小时”之说,如延误治疗,可导致颅脑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颅脑损伤患者如何紧急救治
当遇到颅脑损伤的患者应该如何处理呢?及时、正确地处理急性颅脑损伤能明显改善患者愈后,所谓“及时”“正确”应当包括:现场急救首先要处理伤后发生的误吸、舌后坠和呼吸暂停等,及由此而导致的缺氧、二氧化碳蓄积。
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稳定生命体征后病因治疗;选用最快捷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呼吸道梗阻,清除口鼻腔异物,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或机械辅助呼吸。
1.在场人员应注意受伤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况、有无开放伤口出血、肢体能否自主活动、有无呕吐和抽搐等情况。
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导致口腔、呼吸道积存大量食物残渣、分泌物和血块,致使呼吸道堵塞或发生误吸。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首先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或用手挤压病人气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咳出。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迅速开放气道,取侧卧位,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3.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用现有物品(衣服、布料等)加压包扎止血,如无包扎物,采用徒手压迫止血。头皮血供丰富,单纯头皮裂伤若止血不及时会造成休克,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口鼻出血不能堵塞。如果血压较低需要建立输液通道,防止休克。必要的全身检查,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多发伤,确定优先处理的顺序。伤口再污染的防止和感染的早期预防,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4.特别注意“中间清醒期”,简单说就是刚受伤时患者意识不清,短时间后患者清醒,随即再次昏迷。这是颅内出现急性血肿的一个表现,需紧急处理,如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5.如患者存在四肢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应考虑高位颈髓损伤。在搬动患者时要注意颈部保护,防止颈椎、颈髓继发性损伤造成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6.医院,因为头部外伤有着异变、多变、突变的特点,应选择在最短时间内医院就诊,且应送往具备手术条医院,否则很可能延误救治,酿制恶果。
总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是比较高的,并且因为抢救不及时发生的后遗症,也是时常发生,对患者今后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患者受伤之后进行急救非常关键,而在这一过程中,遵循急救原则抢救患者,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机会。
供稿/医院
编辑/和真羽
责编/李映芳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