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开放性颅内损伤 发布时间:2024/10/20 12:44:55 点击数: 次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m.jpm.cn/article-123588-1.html在中国尤其是老一辈的教育方法里,即使宝宝到了可以自己吃饭的时候,大人们还是习惯性的喂饭。觉得宝宝自己吃饭吃得慢,拿勺子也拿不稳、食物会掉的满地都是...然而这份喂养的爱不仅破坏了培养宝宝独立自主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妨碍宝宝的大脑发育!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我们都知道人出生的前三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每次新的体验都会导致他脑内突触连接数目以及突触密度的增大。换句话说,宝宝在生命中的最初三年处于怎样的环境,实际上将决定其脑的构造。(人类脑的突触密度图略:杰西·勒罗伊·科内拉:《新生儿大脑皮层的发育》,1-8卷,哈佛大学出版社-年重印本,马萨诸塞,剑桥)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器官需要完成的运动越精细,所占的区域面积越大。而人的手指虽然很小,却能够完成目前任何一台机器手都不能比拟的复杂动作。国外的神经科学社区曾做过研究,在大脑看来,人的身体是这样的↓↓↓手被放大了很多倍,也就是说大脑在手上分配了更多的能量、有着更多的神经连接。所以对孩子来说,手部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上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也更有利于大脑发育。而阻止宝宝自己动手吃饭,相当放弃了孩子用脑、发育大脑的重要机会。精细运动发展作为世界公认的婴幼儿智力发展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把考察孩子动作行为能力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化运动。大运动及使用身体的大块肌肉,如步行和跳跃,而精细运动就是对手的小肌肉进行高度控制和精确运动并利用眼部配合,例如使用勺子吃饭、堆积木等等。宝宝从最初只能用满手抓握到可以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对握,再到可用食指与拇指对握,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代表着宝宝大脑神经、骨骼肌肉、感觉统合的逐渐成熟。那么,0-6岁的宝宝具体在各个月/年龄阶段,都该进行哪些具体的精细化动作了呢?0-3个月看着自己的手移动并把它们放到嘴里可以摆动自己的手臂3-6个月可以用手和手臂去够玩具可以自己把玩具从左手递给右手能把自己的手握在一起6-9个月开始紧握物体,如瓶子、爸爸妈妈的手指开始喜欢按、拍打9-12个月可以用手指拿食物吃可以在一本书上翻几页可以把小东西放在杯子或容器里发展钳子抓取(用食指和拇指抓取物体)开始表现出对一只手的偏好(左/右撇子)12-18个月可以搭建积木开始并喜欢拍手可以做告别拜拜的手势可以用勺子吃饭用蜡笔在纸上乱画18个月-2岁开始用指尖和拇指拿蜡笔可以打开包装松散的包装或容器一本书可以一页一页地翻页2岁玩橡皮泥或玩面团可以转动门把手能独立洗手可以拉链和解开大拉链可以拿住杯子喝水3岁可以在教授下画圆可以把一张纸切成两半可以扣紧和松开大按钮可以自己脱鞋、穿鞋可以用筷子夹菜精细运动也如同盖房子,前期基础打的好,后面的发展才不会差。拿最直接的例子:勺子拿不稳、握笔不平衡,后期就会导致写字吃力。那字都还没写好,孩子又怎么还有多余的精力放到学习上呢?0-3岁是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及发展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还需要家长多多配合,更多时候学会放手,创造各种条件帮宝宝多多活动小手。长期喂饭会损伤宝宝大脑!精细运动妈妈们该学习一下了!